潮声月影谁与归 二百一十二、东征之二(1/2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本站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wcxsw.la

第二百一十二章、东征之二

由于屋久岛地形太过崎岖,人口资源都很少;所以,凌幼樵按计划把前进基地,放在了临近的平坦很多的种子岛。

种子岛面积不大,也就五六百平方公里的样子,该岛南北长约一百多华里,东西宽十到二十里不等,呈狭长状,总体属于呈平缓延伸之丘陵地貌。该岛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,农业相对发达,人口不少。

朝鲜军跟随着各国商团杂牌联军,在岛南边就开始急吼吼地登陆上岸了,像饿狼一般,一路往北扫荡;凌幼樵坐在船上,都能看到从南边梯次开始,不断冒起的火头与浓烟,倒像是一路点起报警的狼烟;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海匪杀进来了似的,还特么的真是厚道。

舰队沿着种子岛的西海岸线,一直航行到赤尾木港(西子表),种子岛自两百多年前,就是岛津藩的直属领地,岛津藩管理大隅诸岛的家族武士办公地就设在这里。港口也没有太多的防御设施,两个小不点小炮台,让镇远号、致远号几发炮弹就打发了。陆战团登陆时,在紧挨着港口的城下町,没有遇到抵抗;所有的倭人,都仓惶地全部跑进了东面两里之外的城堡里。部队很轻松地占领了城下町。因为倭人跑得急,在城下町搜罗搜罗,还小有收获;粮食、鱼干、实物东西缴获不少,银子不太多,可能随身揣走了;或者同样苦哈哈的倭人,家里也没几两银子。

守卫这块土地的,就是这个类似城堡的小城;位于离港口两三里远的东面小山包上,岛上的防卫力量,大概也都集中躲在里面,负隅抵抗,固守待援。

陆战团团长钱芝化钱艾芜中校,终于得着这么一个打仗的机会。嗯,也就是炮兵显下摆;越南营早就说了,他们也没捞着仗打呐,这次,他们要打头阵。人家不远万里而来,陆战团真不好意思跟他们抢,钱艾芜捏着鼻子点头了;这个比小镇子大不多少的小城,防卫力量看着就挺单薄,越南营先杀进去;后面陆战团再跟进,真就没啥搞头了。

这座小城的城墙也不算坚固,嗯,日本的城,和我们中国人说得城,制式和形制,是有很大的不同的。

日本人早年,从同是多山国家的百济(古朝鲜三国之一)引进了山城筑城法;就是沿山势挖出梯田一样的土垒连郭(有钱的再用石垣加固),在山顶挖出本丸作为防御核心(然而比较搞笑的是百济在被汉化程度极高的新罗灭亡后,朝鲜半岛上的城市规划也逐渐汉化,以至于日本人再次入侵朝鲜时,朝鲜人还要把日本人修筑的,这种出口转内销的产物,称作“倭城”)。这种筑城法的优点就是成本低,比起在平地起高墙,山地的天然高低落差不用白不用,防御效能极佳。仰功有多难,爬过山的都知道,更何况连郭梯次防御,极难一气攻破。进攻者必须顺着山道,绕圈地一层一层往上攻打;防守者除掉在各个要点关口正面防御外,还可以在上一层平台上,从进攻者侧后翼进行打击。进攻者攻击面很窄,还摆不开兵力;防守者到可以多点多面从容打击。

同时,山城的山地附近,缺乏耕地与道路,难以调配或现地征集围攻大军的补给,还给敌人造成补给困难。

所以山城筑城法从朝鲜传到了日本,在日本风靡开来,成了倭国城池样式的主流。

其实要论山地防御,这种依山而建的多重防御体系,在整个东亚并不罕见,隋朝、唐朝征高丽时,碰到的就是这个几乎无解的难题;征战连年,死伤惨重。

后来的中国南宋时期,四川的钓鱼城,则是其中的翘楚。

因为这几乎是当时技术条件下的最优解,比如蒙元攻宋的时候,襄阳这样的大城都攻下了,拿钓鱼城却束手无策。单从纯军事角度来说,尤其在冷兵器时代,这种山城要塞,易守难攻;它的防御能力,要优于中式方城要塞的。

这种筑城法的缺点也很明显:城市城市,既要有“城”,也要有“市”(让手工业者、商人、服务业者等市民,从事经济活动的场所),你都把城建在那么鸟不拉屎的山上了,怎么指望老百姓来做生意?其实这种城,根本就不是用来当“市”的,它的职能就是单一的守卫作用。

一个城池的规模,是由其依附的生产方式和规模决定的。一个有着漫长城墙的巨大中式方城的优点是,其可以容纳大量产生高附加值的非农业人口,为城市主人提供巨大的经济实力;而且由于其人口的高度集中和基础设施的完备,城市相对人口散布的农庄,更容易被中央政府有效的管理。中式方城是城、市合一的,小楼关起成一统的。

巨大中式方城缺点就是,漫长的城墙,需要惊人的建造、维护成本;战时大量的兵力来守卫保护。所以一个大型城市的生长,需要一个稳定的商业环境和有效的政府威权。

日本人后来,还匠心独运地,把山城那繁复错杂的多层连郭体系,搬到沿海地势平缓地区,精心挑选的独立丘陵上。由于平缓的丘陵没有了高山山势的制约,这种平地起高山的要塞(被称作平山城),可以带入各种理想化的防御设计,防守效果几乎不输给中小型的中式方城,而且建造成本要低得多。

而且为了保护更多依附城下的非农业人口,以给城主获得更多附加值,倭人大名们也不断扩充自己要塞的外围城防规模,以容纳更大的城下町。这个时候日本城池的广义城防体系在体量上,已经不低于同等规模的中式城池了。

所以,日本的城里是没市的,市就是城下町;城就是一座专门设计的,功能单一的多层军事要塞。

后世的日本城市,实际上是在这种以大名居城堡垒为依托的城下町基础上,逐步发展起来的。

这种城堡并不好打,要一层一层往上攻,像剥竹笋一样,没点耐心可不行。这种平山城,有点跟欧洲中世纪棱堡类似的、差不多的功能,防守策略上,有异曲同工之妙;在冷兵器时代,攻克一座棱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