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双庶子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太子的奇思妙想(1/2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本站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wcxsw.la

册封太子的大典进行之后,秦王殿下正式入主东宫,成为承德朝的太子。
  
  与此同时,承德天子不再过问朝政,避居在长乐宫里,不再见任何人,朝廷的政务全部送到了东宫,由太子殿下与尚书台的几位宰相共同处理。
  
  最初的几天时间里,因为秦王殿下没有处理过政务,表现的还相对谦恭,朝中事务基本都是几位宰相做主。
  
  如果他一直是这个态度,那么说不准真的有机会坐稳东宫的位置。
  
  毕竟他如果不发表自己的意见,这些大臣们也就猜不透他的心思,而且政事有这些宰辅管着,怎么也不会太乱。
  
  大臣们都想要一个点头虫皇帝。
  
  但是最初的几天过去之后,这位太子殿下就开始对朝政指手画脚了。
  
  他毕竟不是年幼的储君,他身为皇长子,今年已经而立之年了,这个年纪已经不太可能事事听从别人的,于是这位太子殿下,就开始发挥自己的“奇思妙想”。
  
  这时候,如果他只是一个太子,在尚书台学习,几位宰辅是大可以不用理会他的,但是如今承德天子避居不出,明文交代了由太子监国理政,那么这位太子殿下实际上就已经是大晋的实君,他说的话,就等同于天子说的话。
  
  几位宰辅不得不听。
  
  首先就是各地上书请求赈灾,修河堤拨款,或者遭了灾申请免赋的奏书,因为是要钱,这些奏书自然写的颇为惨烈,太子殿下看了之后,大为感动,大笔一挥,把这些全给准了。
  
  户部尚书眼皮子抖了抖,咬了咬牙,没有说什么。
  
  这些本不是坏事,该准的自然要准,但是却不是这么个准法。
  
  就拿赈灾来说,最起码要让御史台的人派人考察实际情况之后再做决定,就算是灾情紧急,也要先给一部分钱,经御史台的人确定之后,再陆续下拨钱粮才是。
  
  至于免赋这种不急的事情,就更要派御史去实地考察之后,再考虑免赋。
  
  这不是有没有善心的问题,如果不考察清楚就拨款免赋,时间长了,地方上的人就会发现这个空子,大肆报假消息要钱。
  
  不过这些事情无论怎么说,都还算是好事,加上承德朝这么些年在承德天子的经营下,国库还算充盈,户部也出得起钱。
  
  而且太子监国,想要施恩天下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,这些宰辅就没有多说什么,捏着鼻子认了下来。
  
  不过,在太子执政的第五天,这位储君心血来潮,开始在御史台翻阅那些堆积未批的奏书,硬是被他在里面又找到了一个要钱的。
  
  太子殿下一看,发现是军中将士伤亡惨重,上书要抚恤的奏书,奏书里写了,军中足足牺牲了一万多个人,但是只发了一千多个人的抚恤,军中上下哀嚎一片,情状颇为可怜。
  
  但是这道奏书被御史台压了几个月了,硬是没有批复,太子殿下看了之后勃然大怒。
  
  “边军将士为国用命,如何能连他们的抚恤也拖着?”
  
  于是他立刻大笔一挥,把这道奏书给批了。
  
  很显然,他是想要笼络军队。
  
  几位宰辅看了之后,都是眼皮子直跳。
  
  这道奏章,是平南军的大将军李慎上书的啊!
  
  这道奏书,陛下没有回复,扔回了尚书台,尚书台自然不敢乱来,只能扔在一边吃灰。
  
  到现在,就连平南军也没有继续上书要钱,怎么就能把这道奏书给批了?
  
  这位太子殿下,莫非真的就是半点也不懂朝局?
  
  门下省的侍中桓楚这时也在东宫汇同各位宰相一起处理政事,见状顿时就有些忍耐不住了,他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,
  
  “太子殿下,这道奏书是陛下打回尚书台的,这样准了不合适吧?”
  
  太子殿下眨了眨眼睛,开口问道:“父皇可有否了这道奏书么?”
  
  桓相暗暗咬牙。
  
  这种要抚恤的奏书,天子怎么可能会明文否决,打回尚书台就已经是否决了好么!
  
  他闷声闷气的说道:“不曾。”
  
  太子殿下笑了笑。
  
  “既然父皇未曾不许,那孤准了也没有什么问题罢?”
  
  桓相深呼吸了一口气,开口道:“殿下,政事非是你想的这么简单。也不是点头摇头就能做得好的,老臣建议殿下再多看几个月时间,再行君事.……”
  
  太子殿下有些不悦的看了桓楚一眼。
  
  这个老头子,几天前在长乐宫,就公开反对自己做太子,如今自己主政,他又在东宫里跟自己唱反调,实在是让人生厌。
  
  “桓相,孤就是要如此做,你若是不同意,现在便离开东宫,回门下省就是!”
  
  门下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,门下省掌出纳帝命,相礼仪,凡国家之务,与中书令参总,是实打实的宰相,就连承德天子平日里有什么事,也要与桓楚等人商议,此时这位太子殿下居然要桓楚离开东宫!
  
  桓楚脸色难堪,他让这位太子殿下再学习几个月,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,如今居然要被太子赶出去了?
  
  他闷哼一声,站了起来,对尚书左仆射张渠拱了拱手:“张相,下官身子染恙,向你告假几天!”
  
  张渠就是浩然公,如今是朝堂文官之首,他摇了摇头,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,拉着桓楚的衣袖走了出去。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