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石榴花开 第三章 小雨归家惊喜 聂刚指路尘缘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本站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wcxsw.la


  (七)
  小雨和小敏都是下河湾的,故而两姐妹经常一路前行。不用聂刚吩咐,小敏自然也要陪小雨回家的。
  小敏也是一个特别内秀的女孩子,学习也很努力,平时都是年级五六名的。从小便是小雨的一个好玩伴。
  这天小敏穿了件黄色t恤,下着一件红色齐膝百褶裙。幸运的是,她与小雨竟在一个考场里。虽然离的不是很近,但这也使小敏兴奋了不少。因这个缘故,她也发挥得挺不错的。
  出了校门口,她们就沿着双龙公路往东骑行。夏日里,因着公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组成的林荫道,而显得是那么的舒爽。不一会儿,来到了位于大运河边上的龙头镇。
  横跨运河的有一座大桥,为龙头大桥,是一座刚修不过十年的新桥。样式在当时算是最新颖的。过了桥,就是京滨公路。往右拐,道的右边,运河对岸,青年渠交汇处,便是那个大水闸了。
  黑黑的铁闸门,显得很是古朴而气派。在闸门南边有一个洋式小屋,看起来显得是那么苍老,毕竟是近百年的老屋了。但那红红的砖瓦却不曾破一处皮,只是颜色黯淡了些。墙上还有那个激情革命年代留下的主席语录: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。”
  此时小雨她们,为赶时间,不走平时的京滨公路,而穿大水闸,走洋式小屋边上的那条小土路。只因那条路离家最近,至少近1km左右。走这条土路,只需20分钟即可。洋式小屋的南边挨着公路一侧的,就是那座见证了抗日烽火的小炮楼。
  她们无心欣赏这一切,便飞箭般地往家里奔去。
  (八)
  跟着小刚,我来到他的家里。进屋后他翻出抽屉,取出几粒小药片,并酙了一杯水,递给了我,让我吃药。
  吃过药后,休息了片刻,感觉好些了。起身对他说:“小刚,你知道小雨他们家住哪吗?要不你把笔送过去得了。”
  小刚听罢,摆了摆手:“这笔还是你去送吧。毕竟是晓花姐姐托付于你的。怎可推辞?嗯,你不认识她家,是吧?来,我告诉你。”于是就取出一张废纸,在背面用笔画了起来。亦是从那以后,我便知道了小雨家具体的住址了。也隐约知道了他们关系不一般,若不然他怎知小雨家住哪?
  这时我估计我爸妈弟弟也快下地回来了,于是就向小刚告辞回家了。
  (九)
  回到家,果然他们回来了。我就那么这把车子放在门洞里后,就进了屋。
  爸爸那年43岁,52年出生,一个朴实的农民,没什么文化;妈妈比爸爸小一岁,也没有多少文化。他们那代人普遍文化不高,一般来讲,小学能毕业就算不错了。而我的父母却连小学三年级都没念完。
  而此时,爸妈,还有小弟,他们已经摆好碗筷,等着我吃饭了。小弟浩云,看到我就跑了过来:“哥哥,你怎么才来,按说考试早完事了。”
  我听到后,便道:“唉,谁让我把钥匙落家里了。这不,在小刚家待了会儿才过来。”
  这时妈妈那慈祥的声音传来:“尘呀,饿坏了吧,快吃饭吧。”
  于是我就挨着小弟,与他们吃起了饭。
  那时小弟刚刚六年级毕业,比我小三岁。也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。爸妈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了。
  (十)
  沿着运河右堤上的小土路,行到一个转弯处,这的土路才变作柏油路。路边就是她们曾经的母校——河湾小学。小学的河对岸,有一个大村庄,那是上河湾。挨着小学的是一个大水塘,有200来米宽。大水塘的另一侧就是下河湾了。
  在上河湾与河湾小学之间有一座小桥,它是一座水泥桥,是72年修建的。于彼时已有二十多年了。桥栏杆处,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:“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”的字样。任那无情的岁月之刀磨砺,已有了些模糊,但仍可辨别。
  就这样小雨她们回到了村里,并在村口分了手。小雨住在主大街,左边第三家;而小敏则要向南多走两条街道了。
  韩小雨进了家门,就闻到了妈妈煮饭的香味了。在小雨的记忆中,妈妈的饭是最好吃的。那时雪姐——小雨的大姐,玉茹的大女儿,还在临湾城毛衣厂里打工,每隔一个月的周六才回来,所以就未能回来。
  此时正巧,小雨爸爸也推着车子,头顶着草帽,带着一天的劳累回家了。放好了锄头,进了屋,见到小女儿:“雨呀,考完试了?考的咋样?不用说,我相信我们宝贝雨儿,一定是棒棒哒。”说完也闻到了那阵阵的香味。
  于是她们洗漱完之后,就围坐在桌前,吃起了这顿算是提前了的庆功宴。其间的欢声笑语实难形容,那真是:
  玉茹佳肴雨最爱,期望亦有真回报。
  上天转下文曲星,而今却是个女儿身。。
  羡煞他人亦何如?只是雪姐未到时。
  憾憾兮雨露而下,又何知还有尘缘落?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