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48章 朱元璋的考题(1/2)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

本站域名已更新,请记住:www.wcxsw.la


  徐妙锦要给老朱写信,自然是写一路的见闻,新奇古怪的事情,试问,哪里能有白羊口有意思?
  又是生产军粮,又是雇佣女工,甚至还要弄冶铁作坊。刘淳更是自称郭氏传人,哪一样都能引起老朱的兴趣,甚至比前方打仗还有趣呢!
  见徐妙锦一口答应,刘淳松了口气,这封信上去,他就算在朱元璋那里挂了号,说句文词,叫简在帝心!
  假如一定要抱一条大腿,刘淳觉得还是抱老朱的比较合适。
  当下朱棣还太弱,而太子朱标又不能长久,别看老朱手黑,但只要不作死,小心做实事,就不会有事。
  只是要想让朱元璋看重,就需要拿出点打动人心的玩意。
  刘淳想了好半天,只想到一个点子。
  “那个徐姑娘,有件事,你看能不能写到信里面?”
  “说吧!”
  “根据我师门的前辈讲,在海外有几种十分高产的作物,不择土地,产量又大,若是陛下有兴趣,可派遣船队,向东航行,跨过一片茫茫大海,就能找到。往返或许要两年的时间,不过真的找到带回来,那可是大明百姓之福。”
  朱元璋出身穷苦,又关心百姓,肯定对玉米、土豆、地瓜感兴趣,刘淳信心满满。
  可徐妙锦听完,却把笔放了下来,抬起头,冲着刘淳微微一笑……很倾城!
  “柳先生,若是听我的,就别写!”
  “为什么?”
  徐妙锦吐出两个字,立刻就让刘淳冒汗了。
  “海禁!”
  该死,怎么把这事给忘了!
  朱元璋刚打下天下,张士诚和方国珍退到海岛上,伺机作乱,朱元璋颁布了第一道海禁命令。随后天下一统,急需休养生息,在这个关头,种田产粮食,努力生育,扩充人口,就成了最紧要的事情。
  为了避免百姓争相前往海外贸易,耽误了根本,老朱再度重申海禁。
  若是此时建议去什么海外,寻找良种,岂不是公然跟老朱的国策对抗,还能有好下场吗?
  有关海禁的事情,刘淳不是不知道,可他毕竟不是个地地道道的大明人,而且穿越时间还短,有些禁忌容易忽略掉。
  徐妙锦的提醒,实在是太及时了!
  “徐姑娘提点之恩,在下感激涕零。”刘淳说着,深深一躬。
  徐妙锦的眼珠转了转,嗔道:“光是嘴上感激吗?”
  “那,要我做什么?”
  徐妙锦提着手里的毛笔,盯着笔尖儿,轻轻扯下一根狼毫,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道:“总要给我涨点工钱吧?”
  “工钱?”
  刘淳怎么也想不到,这王府千金,怎么变得市侩起来!
  “那个要多少才行?”刘淳傻傻问道,这小妮子不会趁机敲竹杠吧?
  徐妙锦道:“我现在的工钱是一个月一两银子,能提到多少?”她一边说着,一边晃着葱玉般的左手,五个手指头,修长圆润,跟软玉琢出来似的。
  “五两?”刘淳试探着问道。
  徐妙锦眼睛放光,立刻点头,“好,不许反悔!”小妮子可高兴坏了,她其实是想说涨五成就够了,哪知道刘淳一下子给翻了五倍!
  这个老板够大方的!
  不错!
  徐妙锦满意了,刘淳也在暗暗擦汗,多大的事情,别说五两,就算五十两、五百两、哪怕五千两,也不多啊!
  这丫头还算有良心。
  两个人,一个觉得占了便宜,一个觉得省了银子,这才叫珠联璧合呢!
  徐妙锦整整写了十大张纸,一封厚厚的书信,就这样到了南京,落到了朱元璋的手里。
  刚过了花甲生日的朱元璋,依旧精神矍铄,每天处理几百件的公务,从早忙到晚上,不过朱元璋已经有意培养太子,将一些事情交给太子处理,他只负责最后核准。
  朱标正式接触国政,他这才感觉到身为君主的压力。
  不说别的,光是辽东一战,有功的将士就何止千万!
  尤其是名列第一的,正是他的四弟燕王朱棣!
  军功是最显而易见的东西。
  这次朱棣先是攻取金山,接着马不停蹄,袭取松花河,他以火药作为武器,一举击溃三万骑兵,彻底打消了纳哈出向西逃窜的企图。
  两场大胜,哪怕永昌侯蓝玉都不敢再小瞧燕王,朱棣俨然成为军中的后起之秀!
  “四弟啊四弟!你为何如此出众啊?”
  朱标反复看着捷报,心里头五味杂陈。
  身为大哥,他对兄弟是爱护的,可问题是他手下的那些人,已经将朱棣看成了威胁,不断在朱标身边进言,要对朱棣下手,弄得他不胜其烦。
  而且蓝玉也给他写了信,在信中,他盛赞一个叫柳淳的少年,说他才学过人,本事了得,朱棣能打赢,全靠着柳小郎的帮忙。
  若是能把此人拉到东宫,再也没人能撼动殿下的位置……
  每一个人都打着为自己好的旗号,可殊不知,全都是想当然!
  朱标的太子之位,是两个人定下的,一个是活着的朱元璋,一个是死去的马皇后!除了他们,谁也韩动不了储君之位。
  可麻烦的是,下面人的情绪又不能不照顾。
  说兄弟坏话,朱标干不出来,也不能干!
  那就只有把那个少年弄到京城,也算是给老四一个敲打吧!
  朱标进宫,把拟定的有功将士的名单,递给了朱元璋,等老朱看过之后,他躬身道:“父皇,宋国公提到,有个少年制作军粮,改良火药,着实有些本事,孩儿想把他调到京城,来东宫做事。”
  朱标从来没想过父皇会回绝,别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,就算名满天下,也是一句话的事情。
  要知道当初朱元璋可是把徐达、常遇春、宋濂等人,全都派到了东宫,悉心辅佐太子,对儿子,老朱一向是大方的。
  可谁知这一次朱元璋竟然没有立刻应允,他沉吟片刻,“太子,你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